103章 塞拉门背后的阴谋-《工业之动力帝国》


    第(2/3)页

    “你是在打沪局的鬼主意吧?”梁海平拆穿了梁远的小心思。

    T1112次和T1314次的“恩怨”还得从建国时讲起,49年伴随着伟人洪亮的声音,新中国在一片废墟瓦砾中站了起来,当时共和国东北地区的铁路系统是最完善的,加之刚建国时共和国的整个工业基础全在东北,盛京作为工业基地的代表性城市。国家把1次,2次特快列车的荣誉授予了盛京至北平的客运编组,毕竟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可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哪有不把荣誉授予自己娘家的道理。

    而那时的吴淞虽然在城市规模、繁华程度和知名度上能甩出盛京八条街,可惜没经过五十年代三反五反运动的大吴淞。还是小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买办,投机商人的集散地,在车次上只好屈居3次,4次。

    有趣的是随着共和国政治气候的变迁,盛京至北平的1次,2次特快列车的荣誉交给了北平至长沙的客运编组。而吴淞至北平的3次,4次特快列车的编号,交给了北平至莫斯科的国际列车编组,这对难兄难弟变成了1112次,1314次,继续着以前的“恩怨”。

    这种良性竞争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随着九十年代初国家大力开发浦东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亡,渐渐分出了胜负,经济上的差异使得双方愈行愈远,到了九十年代中期,1112次已经无力跟上1314次的步伐。

    步入新世纪之后,随着北平至吴淞间京沪高铁的建成营运,1314次华丽的转身变成了时速380公里的G1314次,而老迈的1112次还继续跑着160公里的时速,蹒跚在白山黑水和燕赵大地之间。

    在八十年代,长三角的城市群和环渤海城市群的发展水平基本持平,T1112次和T1314次刚好斗得旗鼓相当,若是单单只是空调双层客车,对于沪局来说,是否更换同样是空调客车的T1314次车底还会犹豫不决,毕竟25S型车底还没通过30万公里的定型营运和例行拆解(注1)。

    可梁远若是把电动门给搞出来,肯定会变成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闭着眼睛也能想象得出,同样是即将发车,一边伸手按了下按钮,车门自动徐徐关闭,一边在老冤家的眼皮子底下,手脚齐上阵的先放下翻板,在关上车门,还得掏出钥匙费劲的拧上几圈,把脸都丢到铁道部眼皮子底下了,以京局职工的嘴皮子,沪局的大局长不知道得被埋汰成什么样呢。这种情况若是真实发生了,以沪局自认老子车辆设备水平全路第一的心态是万万不可能接受的。

    梁海平作为铁路家属,对各个路局之间的种种传闻和野段子知之甚详,当梁远一说转眼就猜出了梁远的那点小心思。

    对于梁远来说就是神仙,也不可能挽救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衰亡的趋势,除了在某些行业可以保留着火种,少走些弯路,别被飞速发展的国际社会抛下太多,在大势面前梁远能做的还是很有限的,因此对于打算改变日后中国高速铁路格局的梁远来说,和沪局越早搭上关系越有利,未来的京沪高铁肯定还会成为中国高速铁路的先行者和标杆。

    在对岸岛国那个名叫三井的庞然大物,盯上中国高速铁路之前,留给梁远打基础的时间与空间不会太长,太多。

    “不过小远,你搞的这种门和常见的电气塞拉门不太一样啊。”苏良宇用直尺轻轻的敲击着图纸说道。

    塞拉门分两种,一种是内开,启动后门向车厢内凹进一块,然后平行移动,还一种是外开,启动后门向外凸出,然后平行移动,对于全球铁路车辆来说,内开式塞拉门只有日本的新干线从疾风型高速列车上才开始配置,在疾风型上线营运之前,近乎全部的塞拉门都是外开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