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帝国的远征(8)-《大唐之极品皇帝》
第(2/3)页
作为一部重要的文化史典籍,《乙巳占》中除去星占方法和应验情况外,还保留许多科学史料。
如天象的记录,天象的描述,当时分至点的位置,浑仪的部件及结构,岁差的计算值,等等。
《乙巳占》卷一以《天象》为第一,列举八家言天体象者而独取浑天。
在《天数第二》一节中给出了关于天球度数、黄道、赤道位置、地理纬度(北极出地年)及其相应的计算公式。
李淳风在《麟德历》中没有采用岁差,而被后人叹之为“智者千虑之失”。
但在《乙巳占》中李淳风却明确地论述岁差的存在。
在《乙巳占》中,李淳风对奇异天象的描述很有特色。
如按字义猜,今人会把飞星、流星当成同一天象的两种说法,李淳风则清楚地说明了它们的区别,书中写道:“有尾迹光为流星,无尾迹者为飞星,至地者为坠星。”
《乙巳占》对彗孛也给出了清楚的差别:“长星状如帚,孛星圆如粉絮,孛,孛然。”
飞流与彗孛各是流星与彗星,但一字之差却带出了形态之别,对于了解流、彗星运动方向和物理状态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除了天文占之外,《乙巳占》中的气象占和候风法还记下了重要的气象现象。
李淳风在《乙巳占》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两种风向器。
一种是“于高迥平原,立五丈长竿,以鸡羽八两为葆(羽盖年),属于竿上,以候风”。
另一种是:“可于竿首做盘,盘上作木乌三足,两足连上,而升立一足(古代神话相传太阳中有三足乌年)系羽下而内转,风来乌转,回首向之,乌口衔花,花旋则占之。”
这两种风向器,与汉代史籍中记载的“伣”(在长杆上系以帛条或乌羽而成的简单示风器年)和“相风铜乌”(乌状铜质的候风仪年)非常相似。
《乙巳占》中还保留了重要的历法数据,已有学者据此考证出李淳风早年撰写的另一部历法《乙巳元历》和《历象志》。
李淳风对气象学的贡献,还表现在他对风的观测和研究方面。
因为在封建社会初期,对风的观测已比过去更为详细了。
由风的4个方位发展到了8个方位,因之有八风之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