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回到徐州城,没等吴六奇用上掰树枝的办法,那些被押回来的贼人,便都争相恐后地全都交待了。 果然不出所料,此次他们来徐州,就是来通风报信的。遗憾的是,这些人都只是小喽罗而已。他们的任务就是假扮伙计,装作是来徐州城进货的。 至于说带的什么消息,把消息给谁,却完全不知道。那些绸缎,经过仔细盘问那绸缎庄,也没有什么嫌疑。 于是,正个问题便集中在了一点上——这帮家伙,到底来徐州给谁传什么消息。 狄少杰将此行的经过,说给了朱佑俭之后,朱佑俭只是褒扬了一下狄少杰,没有急着进行封赏和提拔。 当然,花了那么多钱召唤出来的人物,不可能只让他做一个大理寺的寺丞,而做大理寺的正卿,还为时尚早。 另外,狄少杰带回来的这个吴六奇,可是有些出乎了朱佑俭的意料之外。 在朱佑俭的印象当中,这个吴六奇,应该常在江南海宁一带出入频繁才是。现在他跑到徐州来,不知道是自己穿越带来了影响,还是有其他什么原因。 既来之,则安之,朱佑俭也不纠结吴六奇为什么来这里。看着这个传说中的“大力将军”,朱佑俭开始回想此人在历史中的真实形象。 虽然很多武侠小说,把吴六奇刻画的有情有义,颇有丐帮的行侠仗义之风。但朱佑俭知道,此人也是先反清,再投清的。而且,清廷南下的时候,这个吴六奇也杀了不少汉族百姓。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清廷的史官,为了栽赃吴六奇而写的。 这人到底怎么样,还是需要自己来看。 大厅之中,和吴六奇聊了两句之后,朱佑俭对此人有了一个最初的印象。 朱佑俭认为,这个吴六奇确实是读过书的,而且学识还可以。以他的水平,只要他自己愿意,参加科举,考个秀才不成问题。 若是在努力一些,运气再好一些,考个举人是可能的。 而他选择做乞丐,一来是此人好赌。 好赌之人,通常喜欢以小博大,喜欢冒险。这寒窗苦读,慢慢积累的事情,绝非是他所能忍受的。 另外,朱佑俭大胆推测,此人身上,可能有人命官司,所以不敢在家乡呆着,只能四处流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