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佑俭又看了看胡茂祯和李成栋,但没有说什么,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句。 “你们平身吧。” “是!” “谢陛下!” 几人起身,坐好,可是,那邢氏搂着十几岁的高元爵,依然跪在地上。 朱佑俭有些奇怪,问道:“邢氏,起来说话吧,你这是怎么了?” 邢氏说道:“陛下,我儿今年已经十三了,如今丧父,我怕孩子不能好好学习,无人管教,特此想请陛下做主,为我儿寻一义父。” 瞬间,朱佑俭的脸色闪过一丝鄙夷。不过,这鄙夷之色,稍纵即逝,并没有被人察觉到。 朱佑俭心道,这邢氏真是太有心计了!这是寻义父吗,这分明是寻一个靠山。 “邢氏,你这舐犊之情可谓真挚呀,为了不让自己孩子受委屈,为了他的前程,嗯,朕理解。” 邢氏听了朱佑俭的话,也不知道这朱佑俭是夸她,还是骂她。 “这样好了,”朱佑俭继续说道:“既然你让我给高元爵找个义父,嗯,那朕一定给他找一个合适的。” 邢氏道:“谢陛下,我儿说,他最敬重关寿大将军,若是可以,他原作关大将军的义子。” 朱佑俭听了,心中好笑,心道,邢氏,你也太贪心了,你为什么不说,让你的儿子给朕做义子呢? 王承恩道:“陛下,邢氏所言极为不妥!” 突然的这一句话,让所有人都一些吃惊,大家齐刷刷,都看向了王承恩。 明朝太监当政主事,这个事情大家都清楚。 可毕竟是內侍,因此,皇帝朝会之时,通常的情况下,除非是皇帝去问太监的意见,否者,无论是掌印太监还是秉笔太监,都是一言不发的。 而这次王承恩破例,主动说话,为的就是给朱佑俭解围。 别看王承恩大字不识几个,平常就是一个老实憨厚的太监样子,说话也是一口一个老奴。可实际上,这个老家伙的政治斗争经验,不必那些老官僚差,甚至更厉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