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并且在朱允熥的院子里现场办公。 有人还得到了更多的消息。 太监刘洪抱着一堆奏疏,叫上了二皇孙朱允炆、内阁辅臣杨溥,随后也去了吴王府。 天啊,陛下,真的是要在吴王府里办公了! 陛下散朝之后,一般都要回养心殿。 内阁辅臣将奏疏先拟出意见之后,再送到养心殿里。 养心殿是殿下的办公场所。 现在,养心殿里不待了,直接来到了吴王府。 还叫上了二皇孙和内阁辅臣。 陛下,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短短时间内,人们的猜测就出现了多个版本。 朱允炆、杨溥来到了朱允熥的院子中,看到康桢的样子,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以为康桢说什么话惹恼了陛下。 这时,蒋瓛带着人和物回来了。 朱元璋大怒,康桢,作为吏部尚书,本应为百官之楷模,哪知道竟然收这么贵重的礼物! 这还算不得什么,关键是康桢的家里居然没有咱编的《大诰》! “康桢,你家中不存放《大诰》?!” “朕出大诰,昭示祸福,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康桢,你把朕的话当耳旁风了?” 康桢此时,根本无话可讲、无理可辩。 康桢明白,陛下这是在找茬。 京中大臣,品级越高,对《大诰》就越不重视。 普通百姓家中有《大诰》,就算犯罪也可以减免。 但对于官员来讲,放不放《大诰》区别不大。 当官员有罪之时,陛下根本不管你家里有没有《大诰》,只管治罪。 胡惟庸等官员被杀之时,陛下何时让查过他家里有没有存《大诰》? 因此,大凡五品以上官员,家中很少有存《大诰》的。 归根到底,还是自己一时冲动,把吴王朱允熥的《西游记》贬得一踏糊涂。 老百姓不需要读什么书,本来就是这么个理。 但偏偏让朱允熥给抓住了,并且无限放大,扯到了陛下编的《大诰》上。 此事,陛下完全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但陛下偏偏认真了! 这说明,自己得罪了朱允熥,而陛下对朱允熥又特别偏爱。 虽说陛下不让朱允熥上朝议事了,但对朱允熥的宠爱却是一如既往,甚至,更甚之前。 看来,文武百官,包括自己,误读了陛下的用意。 此时,康桢看向朱允炆。 眼中,满满的都是求生欲! 朱允炆此时并不知道之前,康桢贬低朱允熥所写《西游记》的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