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互搏-《乒乓人生》
第(2/3)页
观众们热烈鼓掌,有些容易激动的人甚至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今天这场球太好看了,不愧为万众期待的对局,开场才三个球,居然就是三个超高质量的强行挑打,前两个球还只看得到“快”字和“险”字,而这第三个球,竟然变成了远台攻防,这就属于外行都能看得懂的内容了,观赏性直接拉满。
最重要的是,从这三個球中,观众们都感受到了双方选手的血性和斗志,一种刺刀见红、你死我活的惨烈气息正在隐隐酝酿之中。
他们没有看错,王超直接选择了最激烈的应对方式:反搏杀。
他心里再清楚不过了,如果这种时候还豁不出去,那么今天真的一分都别想拿了。
连龙队都在搏杀,那自己要做的,就唯有更加拼命的搏杀,如此,才有一线生机。
龙队再次发球,依然是短下旋。
接下来,双方依然是常规摆短。
又是五个回合后,王超再次抢先启动。
这一次他没选择正手挑打,而是选择身躯左移,然后狠狠一个反手拧。
他的反手拧姿势其实大部分是借鉴的林梓君的姿势,原因是他觉得林梓君的技术最先进,可以用比较平庸的力量拧出超级快速的变线球,而在新世代乒坛,正好速度和落点是比力量更重要的东西。
但这次王超却没有学林梓君。
他这个球拧得并不快,但是非常重,非常转,球贴着球网掠过,在空中疯狂旋转,甚至因为转速太快而有些发飘。
与此同时,他也并没有变线。
不是他不想变,而是这种风格的拧球讲究的是单板质量,需要更大的力量,于是他已经没有余力去控制变线,如果要强行控制,那么失误率就太高了。
简单地说,在高速+变线和旋转+力量这两种效果之间,王超选择了后者。
他这么选,自然是基于赛前分析。
他仔细研究过林梓君出道战时与孙天龙的那场决赛,他发现,在那场比赛中,孙天龙只是在第一局略微被林梓君弄的有点手忙脚乱,随后就迅速适应下来,事实证明,林梓君的拧球速度虽快,却还远不足以突破龙队的防御,那场球打到后来,反倒是龙队发现了林梓君拧球不够转的弱点,多次强行退台反拉,化被动为主动。
退台固然不符合当今乒坛潮流,但在那场球中,却偏偏发挥出了极佳的效果。
事实证明,所谓潮流,代表的只是一个广义上大概率的正确,却不代表一定正确,而龙队正好是那种不会被规则和潮流所束缚的选手,他懂得根据具体对局进行针对性研究,找到最适合的打法,而不纠结于这个打法是否过时。
既然连林梓君本人的拧球都被龙队克得死死的,王超自然选择另外一种方式。
他有不讲道理的手感和学习能力,基本上任何技术一看就会,一做就对,所以他现在这个拧球,其实是学习吕飞扬的。
别看吕飞扬最近战绩拉胯,但作为华乒教练组曾经想要当做种子培养的天才少年,吕飞扬的正反手进攻能力都极其突出,他15岁时的正手就能硬生生怼死庄慧深,若是让他再过几年,长大成人,他的力量只会更足,打出来的进攻球威力只会更爆。
而吕飞扬的反手拧,则颇有几分霸王拧的韵味,发力酣畅淋漓,动作极度舒展,是王超迄今为止所见过最适合发力的姿势。
至于拧球力量更足的林笠,王超反而没法学,因为林笠拧球的时候身体重心太低,手腕用力过猛,他完全是靠“怪力”天赋打出来的单板质量,单论发力的科学性,反而比不上吕飞扬这种在最先进的打法熏陶中成长起来的新世代球员。
面对王超这一拧,龙队果然有些为难。
如果这个球只有速度,那他大可以直接撤步,出台强行拉球,面对一个不转的球,他无论如何都能拉出一个漂亮的重弧圈来。
但这个球非常转,还是侧旋,偏偏速度并不快,所以落点并不在球台底线,反而恰好在底线与球网中间,是个将出台未出台的微妙局面。
它飞在空中,看起来相对平静,内蕴的力量并不显现,但你只需用球拍轻轻与它一触,那强烈的旋转就会让它刹那间不受控制的飞走。
龙队没办法尽情舒展手臂拉球,却又不太敢直接挑打,所以到最后,被逼得只能加力搓了一板。
不加力不行,如果轻轻摆短,十有八九这球会因为消弭不掉旋转力而直接飞出去。
他这一搓,球就理所当然到了底线。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球太转,龙队必须加力,而加力,就必然无法把球控制在近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