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小镇上-《三丫头,顾小敏》


    第(2/3)页

    梁子与潘嫂都是妇救会的人,他有一颗爱国的情怀。

    当年因为他家穷,他说不上媳妇,他母亲活着时喜欢潘嫂的性格,不仅能干,还能持家,给她老实敦厚的梁子做媳妇正合适,即使潘嫂带着一个儿子老人也不介意,没想到梁子不同意,他觉得潘嫂大他五岁,每天批评他就像教育孩子,这事儿就不了了之。

    潘嫂成立了妇救会,他才发现潘嫂不仅勇敢还做事雷厉风行。他爱上潘嫂了,没想到潘嫂有了意中人,那就是巴爷。梁子敬重巴爷,他把他的那份心思揣进了怀里,远远地关心着潘嫂。

    梁子不是一个丑男人,还不到四十岁,一双大眼睛永远挂着微笑,闪着淳朴的光;高挺的鼻梁,阔阔鼻头肉乎乎的;一头黑发乱哄哄的,脏兮兮的;小厚轻抿的唇角,略带沉稳;修长的身材不胖不瘦,胸脯横阔;破烂的衣襟,系不上扣子,露出挂着乌泥的肌肤。

    此时,他看到丫头盯着玩具摊位,他心里“咯噔”跳了一下,这个丫头十几岁的年龄,又是贪玩的岁数,他真怕这个丫头把小九儿换了东西。

    玩具旁边的摊位上有一个包子铺,铺子下面围拢着好多乞丐,有老的、有小的,他们一个个一只手里端着破碗,另一只手里拄着一根棍子,他们饥饿的眼睛透过脸上脏兮兮的头发往蒸笼上瞟着。蒸锅上冒着热气,一股股香气随着那点热气扑进鼻腔,耿耿脖子咽进喉咙,吞进空荡荡的胃里。

    顾小敏伸出舌头舔舔嘴唇,使劲咽咽口水,她真的又渴又饿。这个时候背后的小九儿醒了,他扯着嘶哑的嗓音大哭,小敏背过一只手托着包裹着小九儿的被子,她一边左右摇晃着小肩膀。

    听着小九儿的一声声啼哭,顾小敏满心悲凉。她知道小九儿饿了,必须吃奶,上哪儿去给他找奶水?

    街旁一家店铺关着门,似乎关了好久了,两扇木门落满厚厚的灰尘,台阶上反而很干净,这是坐过人的痕迹。

    顾小敏挤过身边来来往往的人群,跨上店铺台阶,慢慢坐下身子,她先把脖子上挂着的包袱拿下来放在旁边,她又把背上的小九儿抱在胸前。

    打开包袱,从包袱里抓起一块饼子,刚刚举到嘴边,不知从哪儿蹿出一个小乞丐,伸出鸡爪子般的手,从地上包袱里抓起剩余的两块饼子,一溜烟就跑了,一眨眼消失在身后的巷子里。

    顾小敏惊了,他的速度太快了,就像一缕炽火,还没感觉到热,只在她身边打了一个回旋就飞走了。她害怕了,她赶紧把怀里的小九儿抱紧,抬起惊慌失措的眼神四处瞭望了几眼,看看没有其他人了,她才把手里饼子送进干裂的嘴里,她嚼着饼子,把手指在衣服上蹭了蹭,把嚼好的那点食物用手指一点点喂进小九儿的小嘴里。小九儿还挺乖,他嘬住了小敏的手指,小敏心里一颤,一酸,泪水瞬间再次涌出了她的眼眶,一滴滴落在小九儿的脸上,有一滴落在小九儿的小嘴上,小九儿用两片鲜嫩嫩的嘴唇吸允着。

    看到小九儿吃眼泪,顾小敏想到了水。她站起身把小九儿用包袱捆在胸前,她觉得这样更安全,她怕那一些乞丐不仅抢吃的,还抢孩子,吃的可以给他们抢,小九儿不能丢,她爱小九儿,喜欢小九儿。

    太阳已经偏西。

    天是热的,热的发潮,一股黏糊糊的气流包住了空气,包住了人的身体,透不进一点风。

    集市上的人匆匆散去,行人的脚步下踩着几张包油果子的纸,有一张油纸随着落下抬起的脚步,跑到了顾小敏的脚下,她用右手抱着小九儿,弯腰,用左手捡起那张纸,抖了抖上面的灰尘。

    舅老爷曾说油纸不仅结实,还可以折叠起来当碗盛水,他们当年在边疆时就是用油纸包弹药,那个时候的枪都是火铳子,枪膛里装着火药。

    想到这儿,顾小敏把这张黑不溜秋的纸攥在手里,瞪大眼睛往四处寻找,她看到对过有一家面馆。她翼翼小心走过去,面馆门口旁边立着一块牌子,她不认识太多的字,在许家跟着舅老爷认识了几个简单的字,眼前四个字她认识后面两个,“苗家面馆”。

    一个店小二腰里系着围裙,肩上搭着一块灰色的抹布,站在台阶上,他的眼睛打着瞌睡,迷迷瞪瞪也不知看着哪儿?顾小敏抱着小九儿一步一步迈上了台阶,再上两节台阶就到了店门口。往店里探探头,店里没有几个人,掌柜的在柜台前低垂着头,拨拉他手下的算盘珠子;有两个客人躲在墙角一张桌子上闷头吃面,他们时不时抬起衣袖擦擦脸上的汗水。

    店小二听到耳边传来脚步声,扭脸低垂着温和的笑脸,立刻,他的脸色突变,用一双鄙视的眼神在顾小敏身上扫视着。他岁数不算太大,也就十七八岁的模样,他的脾气暴躁:“小叫花子,滚远点,我们这儿不让小叫花子进入,快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