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织娘-《汉厨》


    第(1/3)页

    对于张安世的这一招‘神助攻’,杨川并未多说话,但心里头其实很是暖和。

    于是,他下定决心,以后还是对张安世这个哈怂……更严厉一些吧。

    “二姨,在太学院给您修一个独门小院,都是小事情,”杨川帮南宫公主搓着极为寒凉的双手,温言笑道:“不过,此事咱们几人说了还不作数啊。”

    南宫公主点头:“此事,本宫自有主张。”

    杨川笑道:“能不能先说说,您是如何打算的?”

    南宫公主道:“很简单啊,本宫给刘彘写一封信,就说本宫想起当初惨死的那一百名陪嫁宫女,心有戚戚焉,想做一点事情,收拢一些无家可归的女童,教她们一些纺线织布的手艺,以告慰她们在天之灵;然后,本宫提出,让皇后出面,也算是给皇帝一个台阶下;

    皇帝的心思,本宫大致能猜测一二,他之所以将太学院交到一个十五岁少年手上,自然是存了渔翁之利的心思,本宫此举,也不过是将水搅得更加浑浊一些罢了……”

    杨川很认真的想了想,觉得此事也许还真是可行,道:“那、皇后出面,能教导些什么呢?”

    他心中有些犯嘀咕。

    皇后卫子夫,说到底是平阳公主府上的一名小舞娘出身,总不能让皇后屁颠屁颠的跑到太学院里,教授那些小妇人翩翩起舞吧?

    此事,不得不防啊。

    可别自己存了好心,想着暂时保护一下那些豆芽菜,结果到头来,那些豆芽菜长大成人后,却将好好的一座‘大汉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变成权贵们挑选媳妇、儿媳妇的大汉歌舞团……

    “此事还须与你这位太学祭酒商议,”南宫公主玩笑道,“总归是不能教授她们弹琴、唱歌、跳舞。”

    杨川赶紧道:“二姨说的对。”

    南宫公主似乎猜透杨川的心思,颇有深意的问道:“那你说说,皇后和本宫,该教那些女子一些什么呢?”

    杨川道:“农桑稼穑,乃我大汉之根本,可以考虑让她们学习一些种桑养蚕、纺线织布的手艺;当然,教授她们一些救死扶伤的医者手艺,那也是可以的。”

    南宫公主道:“还有呢?”

    杨川:“以我看来,其实咱们无须贪多,能够培育出一些妙手回春的女医者,应该是比较端正的路子;

    据我所知,大汉九卿之下的内府,设有太医院,有太医令丞为长官,且有太医监、侍医、尚药监、药长等十分细致的医者官职;

    然而,太医院向来自视清高,除了给皇室宗亲把把脉、看看病,就很少能给其他人看病;

    这样的太医院,不能说是故步自封,但一个敝帚自珍却是免不了;

    如此一来,时间久了,太医院几为皇家专用,世人称之为御医院、御医,以此彰显皇家威严;而实际上,其中却多少有些讥讽之意呢。”

    有些话他不敢说出来。

    那就是,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皇帝一家子的天下。

    南宫公主沉吟良久,方才叹道:“这多少年来,你杨川是第一个敢如此直言不讳之人。”

    杨川笑道:“这不是跟二姨拉家常、说闲话嘛,不免废话就有些多了;若是在朝堂上、或与外人说话,此等大不敬的言语,却是打死都不敢说出口。”

    南宫公主呵呵笑道:“好了,伱的意思本宫已然明白,具体如何操持就不用你再费心了……”

    ……

    太学院的事情,终于有点眉目了。

    金子三千多斤,牛羊牲口约莫二十万只,精铁十二万斤,粮食不计其数,估计能养活三万精兵两三年的样子。

    不得不说,汉帝国的狗大户们还真是家底儿深厚,就这么随便一拨拉,修筑一大片宫殿都没问题,更别说一座太学院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其中有点波折,但不大,无非是在渭水里丢进去几枚小石子,荡起几圈涟漪,但让后面的波浪冲一冲,便悄无声息了。

    这就对了。

    事有不同,便如食材各异,具体如何烹制,实际上其中很有讲究;这就像说书人讲故事,总得有些起承转合、铺垫、过渡与高~潮。

    开始谋算时,杨川便给这件事情定下了基调:顺水推舟,借力打力,尽量不去掺和,尽量做到半推半就。

    真正的厨艺,讲究一个‘准、稳、狠’,食材质地的判断一定要准,烹制手法一定要稳,下手时一定要狠。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