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文白之争-《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2/3)页

    “严复先生倒还好,抵抗最激烈的是林纾。”鲁迅说。

    李谕感慨道:“琴南(林纾字)先生当年可是先进的维新派,反对缠足,反对迷信,反对大家庭制,而且提倡兴办女学。”

    鲁迅说:“琴南先生人品文化方面没话说,不过清亡之后,成了一名坚定的遗老。”

    “他好像没有受过多少前清的恩惠吧?”李谕说。

    “没多少,但林老先生在清亡后自称‘清处士’,数十次远赴河北易县的光绪帝崇陵伏地磕头,大声啼哭,连守陵人都看不下去,”鲁迅说,“或许他把自己比作了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奔波数千里十多次往南京明孝陵和北京十三陵哭陵。”

    “明末与清末区别大了去。”李谕说。

    鲁迅说:“紫禁城里宣统小皇帝知道后,大为褒奖,赐了两次字,‘烟云供养’和‘贞不绝俗’。得到这八个字,林老先生更是泪如雨下,感激涕零,写了一首诗抒怀,‘从来无语不轻赐,自问布衣无此荣’。”

    “他的改变如此大,或许当年就是想振兴清廷。”李谕叹道。

    “如果仅仅这样也就罢了,”鲁迅继续说,“为了反对文学革命,琴南先生前后写了好几篇文章,还给蔡元培校长写了一封公开信,攻击所谓的新文化是‘覆孔孟,铲伦常’,是大逆不道。甚至想要让蔡校长带头反对文学革命,但蔡校长怎么会被随意说动。”

    “琴南先生不过是个缩影,抱着如他这般思想的遗老遗少数不胜数。”李谕说。

    鲁迅吸了口烟,突然说:“真不如来场俄国那样的革命,一劳永逸。”

    “俄国现在也是刚刚开始。”李谕说。

    就算再过一百多年,到了李谕穿越前,有皇俄思想的俄罗斯人仍不在少数,还有相当的政治团体支持。

    鲁迅说:“现在必须集中力量攻击各种社会弊病,把那些打着‘祖传老病’旗号,反对吃药的‘国粹派’全部打倒。”

    “国粹?”李谕对这个词的理解貌似有点不一样。

    “所谓的国粹,”鲁迅哼了一声,“就如同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以残酷为乐,丑恶为美,腐朽为神奇,这就是国粹,是野蛮文化的混合体!”

    迅哥说话还是挺狠的。

    李谕说:“我想到了一句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初中语文课天天挂嘴边。

    “正是这个意思,”鲁迅说,“中国人自大而好古,而且没有个人的自大,只有合群的自大,党同伐异、扼杀天才的悲剧时常上演;自私取巧,专谋时势,对一切只知冷笑,这又就是国人的事业。”

    李谕说:“琴南先生其实也算新人物,可惜学了外国的本领,仍然没忘旧时代的陋习。”

    “就是因为有一部分新人物不够新,才要用过继手段,让旧世界早点消亡!”鲁迅越说越起劲,“那些抱着残旧思想又想学点新事物的人,就是彷徨之人。世界虽然不小,但彷徨的人,是终竟寻不出位置的。”

    李谕笑道:“现在的你才是我印象中的你。”

    鲁迅诧异道:“什么印象?”

    “额,”李谕顿了顿,“就是留学时候的你。”

    “那时候想得也没这么多,”鲁迅说,“不过这些人争来争去,总归没人敢说科学一个不字,疏才兄可是几乎被毫无异义地称为了圣人。”

    “千万别用什么圣人字眼,我听了好几次,这个帽子不得了,戴不得,”李谕连忙说,“但想让科学普及大众,确实需要诸位先推行白话文运动。不仅白话文,最好顺便把文字都改成横排,不然翻译引进西方科学典籍太困难,总不能把公式也变成竖排。”

    鲁迅点点头:“仲甫先生要让我做《新青年》的编辑,我会从这本杂志做起,尽量把横排推广出去。我们也专门刊登相关的科学文章,让更多人知道横排好处。”

    “太好了,”李谕高兴道,“像我这种古文水平一塌糊涂的,真希望你们早点完成白话文的推广。”

    鲁迅说:“先生贵为科学领军人,还能写出在欧美畅销的通俗,已经让很多新文化之人感到汗颜。科学这种高高在上的东西,在你手里简直可以信手拈来。”

    “说不上高高在上,科学还是基于人文学科的,”李谕说,“或者是先要有文科铺垫,才能诞生科学,历史就是这样的。科学这东西讲究理性,需要大量时间投入,难度相应也要大很多,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出现的。但并非什么上层建筑之类的说法。还是那句话,没有人文的科学是傲慢的;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滥情的。”

    和迅哥聊聊天就是感觉神清气爽。

    两人聊了大半天,不自觉中走到了校长办公室外。——话说现在北大校园就这么大,很正常。

    蔡元培说:“两位聊的什么,这么火热?”

    “关于最近新文化运动的事,”李谕说,然后建议道,“蔡校长,既然都讲究包容并蓄了,北大再不招收女生,真的说不过去了。”

    蔡元培想了想说:“其实教育部并没有规定专收男生,从前女生不来上学,所以没有女生;现在女生要来读书,程度要是够得上,北大就没有拒绝的道理。”

    “太隐晦了,”李谕说,“有几个普通人知道教育部的这些规章?干脆登在报纸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