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行星的一些成果-《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2/3)页

    戴森说:“又是个令人惊叹的结论!但木星与土星如果是气态,怎么会在观测中保持如此优美的球形?”

    李谕说:“很简单,因为引力。”

    爱丁顿问道:“果真没有岩石表面?”

    李谕斩钉截铁说:“没有。”

    爱丁顿深思了一会儿,说道:“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天文学成果,此前我很难想象一个行星居然可以是气态。”

    这个时候的天文学还停留在伽利略、牛顿等人的研究模式,也就是靠观测以及数学计算。

    天文学家眼神不能差,然后数学必须非常好。牛顿数学水平咱就不用提了,随便谁去评世界四大数学家,牛顿百分百要上榜。伽利略数学也很牛,开普勒同样强得一塌糊涂。

    因为数学不好压根不可能算出行星的轨道数据。

    眼前的爱丁顿一开始就是搞数学的,数学根基极好,甚至称得上剑桥的数学天才。

    爱丁顿刚考上剑桥时,参加了剑桥一项历史悠久的数学考试。传言因为早期的学生考试时要坐在三脚凳上答题,该考试又被称为“数学三脚凳”,向来以题目难度大、强度高(考多天,一天考6—8小时)而著称。

    获得第一名的学生会被授予“高级牧马人”称号,被誉为全英国最聪明的人,有些获奖者的家乡会因此组织父老乡亲上街庆祝。

    历年“数学三脚凳”考试的前几名都有不少成为了著名科学家。

    爱丁顿在考试中荣获第一名,成为这项考试历史上第一个在入学两年后就获得“高级牧马人”称号的人。不过他在进入剑桥大学前就已读了四年本科,数学方面比剑桥本科生更有经验。

    即使如此,能够在高手如云的剑桥大学获得这个成就,也足以证明其不凡的数学能力。

    爱丁顿靠着自己的数学天赋,很快在天文学领域崭露头角,并且参加了一次日全食拍摄,对自己今后进行相对论验证起了不小的作用。

    但差不多再过十来年,天文学才会走入一个新阶段:天体物理学。

    物理学自然不可能离开数学,只不过研究思路发生了很大变化,典型的就是光谱分析以及原子物理学发展后,人们通过物理学摸清了恒星演化规律。

    李谕学的当然是天体物理学,领先目前的天文学家一个时代。

    李谕回头把这些内容整理成了两篇论文,提交给了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以李谕的身份,根本不需要再有什么导师签字一说,杂志巴不得李谕投稿。

    事实证明,这种论文更能引起广泛关注。

    大家对身边的几颗行星特别关注,学界也非常感慨:自从伽利略发明望远镜以来,已经过去了三百年,竟然连身边的几颗行星都没研究明白,何谈更加遥远的星系。

    木星是气态行星的文章发出后,很多天文学家又开始了对其形成的猜测,甚至有人认为它是一颗失败的恒星。

    法国方面看到李谕的文章后,立刻也邀请他来开个讲座,并且通过居里夫人以及郎之万发出了邀请函。

    他们的面子肯定要给。

    正好法国离着近,坐着轮船横渡英吉利海峡然后沿着塞纳河就到了巴黎。

    只不过这次李谕没了随身翻译,只能先找到刚来法国不久的蔡元培帮忙。

    “疏才果然来了欧洲,”蔡元培说,“他乡遇故知,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李谕与他来到一家小餐馆,打听道:“孑民兄认不认识法文很好的中国人?”

    蔡元培疑惑道:“疏才的法文莫非还不过关?”

    李谕苦涩道:“我是学不会法语了。”

    蔡元培说:“留法勤工俭学会有一批学生,不过目前也在补习法语……对了!我想到了一个语言天赋极高的学生,正好他没什么事情,可以帮一帮疏才兄弟。”

    李谕问道:“谁?”

    蔡元培说:“此人叫做陈寅恪,字鹤寿,江西人。据说通晓十余种语言,是个‘活字典’。”

    “原来他在法国?”李谕说,“以前竟然一直不知道。”

    蔡元培问道:“疏才认得此君?”

    李谕只能说:“有所耳闻。”

    下午,蔡元培就找来了只有20多岁的陈寅恪。
    第(2/3)页